【中國包裝網訊】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委員表示:“當前迫切需要完善細化限塑令,在實踐層面上增強其執行力?!彼€指出,近年來,電商、快遞、外賣等行業迅速發展,有必要盡快將快遞包裝袋、塑料餐盒等納入限塑令的限制范圍。
“限塑令”已經實施了十年之久,但近年來,隨著外賣、快遞業迅速發展,塑料制品需求出現抬頭趨勢,“限塑令”陷入新困境,成為城市生態環境污染的新隱患。統計數據顯示,目前外賣平臺日接單量達2000萬份。按照每單消耗3個塑料餐盒估算,外賣平臺日消耗塑料制品超過6000萬個。而新增的外賣送餐大多使用塑料袋、塑料餐具、塑料外包裝等,都屬于塑料垃圾,主要成分是聚乙烯、聚丙烯,均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,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垃圾處理成本。
在居民使用塑料制品新形勢下,將快遞包裝、外賣餐盒納入到“限塑令”之中,提高用戶使用塑料制品的外賣餐盒的成本。毫無疑問,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發揮出價格杠桿作用,有助于減少人們使用塑料制品的外賣餐盒,減少外賣餐盒所產生的塑料垃圾。而且,快遞包裝標準已經出臺,外賣餐盒標準不該是空白。從這個角度說,外賣餐盒納入到“限塑令”中來是大勢所趨。
當然,我們也應看到,實施十年的“限塑令”,其實在實際操作中,儼然已經淪為了“賣塑令”。因為對于消費者而言,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,完全不在意花兩叁毛錢買個塑料袋,大多數人都愿意為幾毛錢的不可降解材質的塑料袋買單,這使得“限塑令”根本發揮不出應有的價格杠桿作用,沒有改變人們使用塑料袋的消費習慣。而且,不少居民在超市購物時刻意、主動要求使用、購買塑料袋,拿回家裝生活垃圾。
因此,要切實減少居民使用塑料袋等塑料包裝制品,減少塑料垃圾,首先,有必要推動“限塑令”升級為“禁塑令”,禁止塑料袋、塑料餐盒等塑料包裝制品的生產、銷售。
其次,對于快遞、外賣等新產業,都要盡快出臺包裝標準,強制要求使用可降解材質制成的環保的包裝制品,不能留有標準空白。同時,以政策引導和支持發展可降解的環保包裝制品產業,降低使用環保包裝制品的成本。
再者,加大環保理念的宣傳,讓人們看清楚塑料制品的污染危害,提高人們的環保理念。同時,出臺鼓勵、獎勵不使用塑料包裝制品的政策,引導消費者、居民參與進來,主動、自覺拒絕和減少使用塑料包裝,改變人們長期形成的使用塑料包裝的生活習慣,真正降低、減少對塑料包裝的依賴和需求。我們必須承認一個現實,那就是現在仍然有很多人根本不在意身邊的“白色污染”,看不到“白色污染”危害的嚴重性。